校史區簡介

老幹新枝話交大

交通大學創建於1896年(清光緒22年),原名南洋公學;1912年,改名交通部上海工業專門學校;1921年改稱交通大學。1937年,與全國各大學一同改隸教育部,稱國立交通大學。

1949年,政府遷台。1958年,我校再續絃歌於新竹,成立國立交通大學電子研究所。1967年,電子研究所改制為工學院。1979年,恢復校名為國立交通大學。

回顧交大的發展,一直是在前人的基礎上,日新又新。若云大陸交大是挺拔的老幹,則台灣交大無疑是茂發的新枝。為緬懷過去,策勵將來,乃規劃交大發展館校史區的展示。本區展出的內容,依序為交大第一、校史年表、交大發展系統圖、校徽、校旗、校訓、校歌與趣味小檔案等部分,以饗來者。


陽明交通大學創建於2021年,由陽明大學與交通大學合校而成。兩校合作,源起於2000年陽明大學與交通大學、清華大學等校組成的「大學系統」策略聯盟,並在國家衛生研究院的協助下發展醫學與生物技術。在多方的合作之下,陽明、交通與清華大學的合併,開始逐漸形成共識。然而,由於三校合併的難度過高,因此交通大學於2001年率先與陽明大學簽署兩校合併意願書,並與清華大學、中央大學共組「臺灣聯合大學系統」,開啟了陽明大學與交通大學合校的契機。在多年來雙方共享研究與教學資源的基礎下,兩校於2018年再度重啟合校議題,終於2021年2月正式完成合校程序,並將校名易名為「國立陽明交通大學」。

陽明大學與交通大學原本在生醫與電資工程領域各擅勝場,雙方合校後更成互補之勢。合校後的陽明交通大學共9個校區、21個學院,學生近兩萬人,為臺灣最具規模的研究型大學之一。在獲得雙方共識下,陽明交通大學將結合生醫、資電、人工智慧等領域,致力發展數位生醫研究與教學。自合校至今(2023)年,陽明交通大學已陸續設立前瞻半導體研究所、智能系統研究所、太空系統工程研究所、中醫學系學士班等,朝向智能生醫科技革命的引領者邁進。

復校初期史料展示
趙曾珏致淩竹銘及李振吾先生信函–交大在台復校書面意見及在美洽捐經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