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陸時期:1896-1900|1901-1910|1911-1920
1921-1930|1931-1940|1941-1949
在台建校:1956-1960|1961-1970|1971-1980
1981-1990|1991-2000|2001-2010|2011-現今
大陸時期|1901-1910
交大年表與大事記
1901(清.光緒二十七年)
- 辦特班,變通原奏速成之意,專教中西政治、文學、法律、道德諸學,以儲經濟特科人才之用。蓋盛宣懷原擬辦達成館教成材之士,以收速效,俾養成當時急需之外交、政治人才;而達成館未能設立。總理衙門及禮部復於二十四年五月廿五日奏定開經濟特科歲舉之制,為新設學堂學生特考求取功名,故此特班,專為應付經濟特科考試而設。自民元前十一年二月入學,至民元前九年一月離校,共一班計四十四人。
- 設東文學堂,附屬於公學內,考選成學高才之士專習東文,講授高等、普通學科,以培育翻譯人才。
- 中院第一班畢業。
- 選中西學堂附讀生,及南洋公學資深學生二十一人赴英美留學。
- 正月,總理何嗣焜在公學任內為兩江總督草擬有關新政計畫。方擬案屬稿,擲筆遽逝。
- 自正月至七月,由張元濟(字菊生)任總理;自七月至十月,由勞乃宣(字玉初)任總理;自十月始,由沈曾植(字子培)任總理。
- 吳敬恆(字稚暉)自一月始任小學總教習,四月由南洋公學資送赴日留學。福開森氏赴歐考察各商業學校,作一計畫,建議辦高等商科。
- 清廷飭令各省普設學堂。
- 復准禮部所議學堂選舉鼓勵章程,各省府州縣所舉之學堂,可按程度逕予廩增附生之功名,而南洋公學因不屬於省府州縣,致未能同等待遇,學生離去者多。
- 盛宣懷奉賞太子少保,並派為辦理商稅事務大臣,於十二月,奏請設商務學堂片,擬於南洋公學旁購地建造商學堂一所。
1902(清.光緒二十八年)
- 盛宣懷補授工部左侍郎。
- 設政治專科為預科,以作為創設上院之準備。是年吏部尚書管學大臣張百熙奏擬學堂章程,是為「欽定學堂章程」,為我國新學制之官方正式規定之始。自六歲開始,計蒙學堂四年,尋常小學堂三年,高等小學堂三年,中學堂四年,高等學堂三年,大學堂三年,大學院不設年限。高等學堂可分設大學預備科或高等農工商實業學堂,由各省辦設,而大學堂限於京師大學堂。
- 盛宣懷奏南洋公學歷年辦理情形摺,爭取南洋公學列入學堂選舉鼓勵章程,按省府所辦學堂之例,獲得功名。並為配合欽定章程,奏請明定為南洋高等公學堂,並在南洋公學內增設商務學堂。奉批交管學大臣議奏,而未得定論。
- 學生發生學潮,退出學校,陳意見書於中國教育會,並自組愛國學社,是為學生在校外組織會社之始。
- 沈曾植任總理至二月,二月至十月由汪鳳藻(字芝房)任總理,十月由劉樹屏(字葆良)任總理。福開森離校。張美翊(字讓三)任提調。
1903(清.光緒二十九年)
- 特班學生離校停辦。
- 總理劉樹屏於四月離職,由提調張美翊兼代。
- 中院第三班畢業,商約大臣呂海寰、伍廷芳、電政大臣吳重熹等大臣參加。
- 張鶴齡(字筱圃)任總理,福開森奉頒賞寶星。
- 是年張百熙、張之洞、榮慶修改上年之學堂章程,而成俗稱之「奏定學堂章程」。自蒙養院(如今之幼稚園)始,七歲入初等小學堂五年,高等小學堂四年,中學堂五年,高等學堂(大學預科)三年,再入分科大學堂(京師大學堂)。而不入高等學堂者,則另入農工商實業學堂,計預科一年,本科三年,共四年。
- 前年奏請定為南洋高等公學堂事,管學大臣附奏待調查公學章程及學生功課再擬,本年八月盛宣懷復奏請將上院作為高等商務學堂。
1904(清.光緒三十年)
- 高等預科第一班畢業。
- 始辦商務科。
- 盛宣懷丁憂,船電兩局改歸北洋大臣管理,經費驟減。
- 裁撤譯書院、東文學堂。總理張鶴齡於四月離校,復由張美翊繼任。
- 冬,奉令改隸商部。
1905(清.光緒三十一年)
滬校
- 盛宣懷正式奏報移交商部,並卸督辦職。
- 部於二月十一日奏定校名為商部高等實業學堂,派王清穆(字丹揆)接收,並由楊士琦(字杏城)繼任監督。盛宣懷稱開辦八年,畢業四次,出洋遊學者五十餘人,並奏請嘉獎總理張美翊,教習張天爵,另教習八人請升等,及洋教習三人頒予寶星。楊士琦雖自光緒卅一年二月至三十三年八月名為監督,但並未處理實際校務,其間由王清穆(字丹揆)自三十一年八月至三十二年二月代理。 伍光建(字昭扆)任教務長。
唐校
- 督辦山海關內外鐵路大臣袁世凱、胡燏芬,札飭關內外鐵路局籌設鐵路學堂。當即勘定開平前武衛軍學堂舊址開辦,由關內外鐵路局總辦(周長齡及吳家修)兼任該學堂總辦,聘京奉鐵路總工程司英人葛爾飛為總教習。
- 周長齡擬訂學堂條規三十條。
- 因實習方便,改設於唐山。
- 擇定唐山地基二百畝,是為唐校之始。
滬校
- 高等預科第二班畢業。
1906(清.光緒三十二年)
唐校
- 開平礦務局函路局請另招礦科學生一班,增入肄業。
- 奉准,因而定名為唐山路礦學堂。
- 路局與開平礦務公司訂立合同十六條,鳩工建屋。
- 分別在津滬香港等處,招考新生。
- 陰曆六月十四日考試,錄取一百三十一人。
滬校
- 郵傳部成立,滬校自商部改隸郵傳部,稱郵傳部上海高等實業學堂。
- 始辦鐵路工程科。
唐校
- 以候選主簿方伯樑(字柱臣)任監督。
- 新生陸續到校。
1907(清.光緒三十三年)
唐校
- 唐校開課,方伯樑為監督。
- 唐校始為由關內外鐵路及開平礦務局合辦。
- 關內外鐵路改稱京奉鐵路總局,乃改隸郵傳部。
滬校
- 楊文駿繼楊士琦任監督,未到職。
- 郵傳部派唐文治(字蔚芝)任監督。
- 本年學生約三百人,小學生約四百人,由馮琦(字玉蕃)任教務長。
- 本年派楊錦生等六人赴美學習商科。
唐校
- 八日,郵傳部札京奉鐵路總局派候補郎中羅惇曧為學堂坐辦,自此校務乃由郵傳部直接管理。十七日,由部頒發關防。開平礦務局因隸屬關係有異,乃退出,停辦礦科,學生轉入鐵路工程科。
滬校
- 商務科畢業。
- 始辦電機科、船政科。
- 中院改稱附屬中學,外院為附屬小學。
1908(清.光緒三十四年)
唐校
- 二十八日,裁撤監督,方伯樑離校,羅惇曧亦離去,派學部主事熊崇志任坐辦。
- 葛爾飛離職。
滬校
- 高等預科第三期畢業。梁業任教務長。
唐校
- 師生衝突而罷課,全校開除,
後令學生寫悔過書復返校,惟開除為首者金濤及吳銘二人。
1909(清.宣統元年)
唐校
- 坐辦改名為監督,仍由熊崇志擔任。
平校
- 郵傳部尚書徐世昌,在部後李閣老胡同建立校舍,創辦鐵路管理傳習所,為平校之始。
分高等班及簡易班兩級。高等班設法文一班,英文兩班,三年畢業。
簡易班設英文三班、德文一班,一年畢業,於七月成立,由李稷勛任監督,而派章梫代理監督,實際負責。
滬校
- 胡棟朝(字振廷)任教務長。
- 鐵路工程科第一屆畢業計五人,全部派赴英國留學。
1910
平校
- 增設郵電簡易班,及郵電高等班,並改稱郵傳部交通傳習所。
- 鐵路簡易班結業。
- 郵電簡易班結業。
滬校
- 鐵路科第二班畢業,專門預科畢業。
- 冬,辜湯生(字鴻銘)接任教務長。
大陸時期:1896-1900|1901-1910|1911-1920
1921-1930|1931-1940|1941-1949
在台建校:1956-1960|1961-1970|1971-1980
1981-1990|1991-2000|2001-2010|2011-現今